于 1978 年研制、自 1984 年以来配备了模块化假体头的髋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对解剖型髋关节内置假体的工作原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1遵循股骨原生解剖结构的 S 形弯曲在该系统中证明特别有用。在过去 40 年中,尤其是瑞典髋关节假体登记库的许多出版物都证实了这一点。1 3由于其出色的临床应用历史,基于相同的原理研制了肋骨假体、C.F.P.® 假体柄和 SP-CL®。
SPII 提供了高度模块化的系统。由于在 CCD 角度、股骨颈长度和假体柄长度方面有很多变化的可能性,在初次手术和翻修手术的情况下使解剖结构重建具有极高的灵活性。假体柄尖在侧面弯曲,以防止在插入髓管时发生碰撞。假体柄纤细的造型设计为微创的、保护软组织和骨骼的植入提供了所有前提条件。
大量经过 23 年后仍达到 92.3% 存活率的长期结果彰显 SPII 假体柄的成功和较高安全性。1
* www.odep.org.uk; Orthopaedic Data Evaluation Panel